
一、基本情况
郝瑜鑫,华侨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麻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。研究兴趣包括二语习得与加工、国际中文教育、神经语言学、计量语言学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、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、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10余项。在System, Lingua,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, Brain Research, Brain Sciences,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(Language Science ), Poznań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,《语言文字应用》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《汉语学习》《华文教学与研究》《出版科学》等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,出版专著1部。担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、中国政府奖学金“高水平研究生”项目评审专家、福建省引才引智计划评审专家、HSK命题专家、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审稿人。Email: hyx_tcfl@163.com
二、科研成果
1.学术专著
《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研究:第二语言教学视角》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。
2.学术论文
(1)To predict L2 writing quality using lexical richness indices: 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, System. 2023. DOI: 10.1016/j.system.2023.103123(SSCI,第一作者)
(2)An electrophysiological exploration of modifiers embedded in different hierarchies: Insight from short passives in Mandarin, Brain Research. 2023. DOI:10.1016/j.brainres.2022.148230 (SCI,第一作者)
(3)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language: Across L2 modalities and profificiency levels,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(Language Section). 2023.DOI: 10.3389/fpsyg.2022.1071906 (SSCI,第一作者)
(4)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dependencies in interlanguage, Poznań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, 2022.DOI: 10.1515/psicl-2022-2007(SSCI,第一作者)
(5)Can L2 Learners Acquire Native-like Typicality Representation in Categorization? , Poznań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, 2022. DOI:10.1515/psicl-2022-0011 (SSCI,第一作者)
(6) Processing Aspectual Agreement in a Language with Limited Morphological Inflection by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: An ERP Study of Mandarin Chinese, Brain Sci. 2022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 brainsci12050524 (SCI,第一作者)
(7)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language: Across native language types and L2 proficiency levels. Lingua, 2021. DOI:10.1016/j.lingua.2021.103085 (SSCI,第一作者)
(8) Syntactic Networks of Interlanguage Across L2 Modalities and Proficiency Levels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. 2021. DOI:10.3389/fpsyg.2021.643120 (SSCI,第一作者)
(9) Processing Aspectual Agreement in an Inflexionless Language: An ERP Study of Mandarin Chinese. Brain Sci. 2021. DOI:10.3390/brainsci11091236 (SSCI,第一作者)
(10) Dependency Distance and Its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: Are They the Universals for Measur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’ Language Proficiency?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. 2021. DOI:10.1080/09296174.2021.1991684(SSCI,第一作者)
(11)Chatgpt全面赋力国际中文教育智能发展,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,2023年第4期。(第一作者)
(12)汉语中介语形容词配价发展——基于句法标注语料库的研究,《华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3年第1期。(第一作者)
(13)否定副词“不”和“没”对立性的多维考察,《世界华文教学》,2023年第1期。(通讯作者)
(14)基于依存树库的汉语中介语名词配价发展研究,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)》,2022年第4期。(第一作者)
(15)论戏剧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运用,《华侨高等教育》2022年第1期。(通讯作者)
(16)基于句法标注语料库的汉语中介语动词配价发展计量研究,《语言文字应用》,2021年第1期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)。(第一作者)
(17)来华留学预科生跨文化适应研究, 《世界华文教学》,2021年第2期。(通讯作者)
(18)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,《华侨高等教育》2021年第1期。(通讯作者)
(19)泰国华裔留学生社交媒介使用与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,《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1》,2021年。(第一作者)
(20)用认知神经科学推进华文教育研究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1年8月。(第一作者)
(21)印尼华人母语使用情况调查:代际差异的比较,《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0》2020年。(第一作者)
(22)从认知神经角度看“字感”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0年9月。(第一作者)
(23)华文教育搭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桥梁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0年6月。(通讯作者)
(24)重视突发事件中的语言应急研究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0年4月。(通讯作者)
(25)新任务新使命:新中国70年的华文教育事业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0年1月。(通讯作者)
(26)东南亚华人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报告,《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8》2018年(获第十届“优秀皮书报告奖”二等奖)。(第一作者)
(27)中美初级汉语教材生词对比研究,《世界华文教学》2018年第2期。(通讯作者)
(28)国别化与大数据视域下的华文教学研究,《世界华文教学》2018年第1期。(第一作者)
(29)把握时代机会推动汉语国际教育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8年9月。(第一作者)
(30)智慧教学平台助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8年8月。(第一作者)
(31)东南亚华裔学习者汉语词汇知识发展过程实证研究,《华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2期。(第一作者)
(32)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与展望(2007~2016),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》,2018年第1期。(第二作者)
(33)东南亚华文教育面临转型升级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7年3月。(第一作者)
(34)汉语搭配词典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,《辞书研究》2017年第1期。(第一作者)
(35)在校学生汉语语文词典使用情况研究,《出版科学》2016年第4期。(第一作者)
(36)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,《海外华文教育》2016年第2期。(通讯作者)
(37)外国学生汉语学习型搭配词典需求研究,《世界华文教学》2016年6月。(第一作者)
(38)面向汉语二语教学的词语搭配研究框架,载《数字化汉语教学(2016)》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6年。(第一作者)
(39)外国学生汉语插入语系统习得研究,《华文教学与研究》2015年第2期。(第一作者)
(40)母语环境下美国汉语学习者心理词汇发展的实证研究,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2014年第1期。(第一作者)
(41)对外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的不足及应对策略,《海外华文教育》,2014年第3期。(第一作者)
(42)外国学生深度习得汉语多功能词语的实证研究,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,2013年第4期。(第一作者)
(43)国外汉语学习词典需求之探讨,《华文教学与研究》,2013年第3期。(第一作者)
(44)“就是……也/都……”的量级标示功能,《汉语学习》,2013年第5期。(第一作者)
(45)定量研究与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理念的创新,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)》,2013年第5期。(第一作者)
(46)汉语学习词典语法信息的呈现原则与实现条件,《西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3年第6期。(第一作者)
(47)现代汉语“就是”的辐射状语义范畴构拟研究,《国际汉语学报》,2013年第4期。(第一作者)
(48)母语环境下越南学习者汉语学习型词典的需求调查研究,《海外华文教育》,2013年第3期。(通讯作者)
(49)现代汉语举例类词语计量分析,载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研究与词典编写》,北京:中国书籍出版社,2012年。(第一作者)
(50)现代汉语状语和状动结构研究评述,《现代语文(语言研究版)》,2012年第4期。(第一作者)
(51)现代汉语常用副词AABB式句法语义研究,《语文学刊》,2012第6期。(第一作者)
(52)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形容词习得过程研究,载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探索》,北京: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11年。(第一作者)
(53)韩国学生“是……的”句式习得的实验研究,载《汉语测试、习得与认知探索(续一)》,北京: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10年。(第一作者)
(54)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和词汇习得理论的学习型词典编撰构想,《湘南学院学报》,2010年第6期。(第一作者)
(55)汉语学习型词典需求调查研究,载《汉语国际教育‘三教’问题》,北京: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2010年。(第一作者)
(56)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学习型同义词辨析模式初探,载《词汇语义学的新进展》,新加坡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出版,2010年。(第一作者)
(57)量词“口、把、眼、头”认知理据考释,载《汉语测试习得与认知探索》,北京: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,2010年。(第一作者)
三、主持科研项目
1.主持: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(22YH37B)。
2.主持: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(21BYY113)。
3.主持: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(20YJA740018)。
4.主持: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·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团队项目(18SKGC-QT03)。
5.主持: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(FJ2017C086)。
6.主持: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(JAS170047)。
7.主持:华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改革项目(17JF-JXGZ19)。
8.主持: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(FJ2015C185)。
9.主持: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·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团队项目(15SKGC-QT04)。
10.主持: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(14SKBS310)。